顯微鏡基礎知識 - 齊焦

左圖為物鏡示意圖,顯示齊焦(Parfocal Distance)和工作距離長度的定義,以及物鏡鏡筒上雕刻或印刷的其他說明。
現代製造技術可以顯著提高顯微鏡物鏡的機械精度,包括它們的中心和齊焦距離、樣品平面和法蘭肩之間的距離,物鏡通過螺紋鎖附在鼻輪的法蘭肩上。因此在現代研究級顯微鏡上,當轉動鼻輪從一個物鏡切換到另一個物鏡時,樣品可以保持非常接近的焦點(差距在一微米以內),並且視野中心不會移動,稱之為”齊焦”。
多年來,大多數製造商為生物應用設計的物鏡均符合國際公認的慣例 – 齊焦距離為 45.0mm,皇家顯微鏡學會(RMS)定義了在物鏡轉盤中支撐物鏡的螺紋尺寸,機械管長度為 160 毫米。因此在統一規格下,不同製造商的物鏡是可以互換的。然而隨著無限遠校正物鏡的引入,不同製造商物鏡之間的便捷互換性再次消失,主要是因為校正物鏡和鏡筒透鏡中,像差的設計標準不同,以及對更大靈活性的需求不斷增加,以適應更大的工作距離、更高的數值孔徑和更大的視場尺寸。
近期 Nikon 推出了 CFI 60 光學系統,其標榜具有”無鉻”的物鏡、鏡筒透鏡和目鏡,使工廠生產時能夠單獨校正每個部件,而無需使用一個部件來實現另一個部件的校正。該系統還引入了 60mm 齊焦長度和 25mm 螺紋直徑的物鏡取代 RMS 螺紋尺寸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microscopyu.com/microscopy-basics/working-distance-and-parfocal-length
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聯絡或持續追蹤國祥貿易!
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協助,請撥打連絡電話:(02) 2740-3366 分機 272 林先生
將有專業團隊竭誠為您服務,並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與服務,期待能夠為您提供協助!